在地鐵里面辱罵、霍建華也還優推搡、搶手機就是錯了。
假如心理狀態不好的,難逃遇到風險就手忙腳亂的,不想活受罪的,建議不要創業了。摘要:中年一個大學生激動地跟我說:恨死了大學教育,恨不得馬上就投入創業中。
判斷自己是否能夠進行一段創業的嘗試,發福你必須回答三個問題:發福1、你是否有創業絕活?比如開餐館,必須有一手炒菜的絕活,確保用戶的嘴和胃更爽;開淘寶店,你有高性價比的產品嗎?能夠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標準的;假如是APP,那就更難了,你一定要有比行業老大更牛的地方,不然你去搶它的用戶,不是大白天瞎做夢嗎?沒有絕活,千萬不要創業。前段時間參加電商論壇,際線碰到了電商意見領袖魯振旺,際線魯老師說他在微博上有50多萬粉絲,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創業咨詢,但是真的有想法的創業計劃很少,大部分人并非有明確的目標,只是對現在的工作環境和收入不滿,就想著通過創業改變命運。有的想革掉飯店的命,霍建華也還優讓廚師都到我們家里做飯吃……這種突發奇想的到家O2O項目竟然有幾萬個之多,僅僅拿到VC投資的就不下上千個。
2、難逃門店的整體流量也到了天花板了,難逃門店的倒閉速度還會繼續加快假如你留意一下所在城市的大街上,就會發現經常有門店關門,現在傳統零售出現很奇怪的現象:收入和利潤越來越差,但是房租卻越收越貴,掙不到錢的老板越來越多了。我們正在面臨的創業環境到底有多么殘酷?1、中年從大屏到小屏,中年碎片化流量消失了,APP創業者要么成為細分領域的王者,要么只能死掉過去我們以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來了,APP的流量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錯了!手機屏一般只能容納80~120個APP,再多了就需要用戶翻屏很多遍,在移動流量紅利結束的時候,用戶的習慣會快速的聚焦在大牛APP上,不給力的都刪掉,這意味著中小APP的流量會逐漸的消失,簡單說,要么你能進細分的TOP3,要么可以早點去死了。
沒有新增用戶了,發福現有用戶的購買習慣正在向大賣家轉移,發福因為我們能看見的廣告和活動都被大賣家占據,直通車、聚劃算、雙十一等等,只有大賣家才有錢有資源去砸,中小賣家的拉新成本比大賣家更高,進一步阻止了中小賣家的成長。
對牛人來說,際線創業失敗不算什么大事,際線有房子、有家庭,甚至還有足夠的錢養活自己,即使失敗了,大不了再去找個工作,也不愁沒人要,但是對草根就不一樣了,你投入的錢可能是全部身家,甚至父母的養老錢,你失敗了再去找工作,會發現創業經歷對找工作絕對是負分,人家是要職業技能更強的人,創業干的雜活,而且業務規模也很小,失敗的創業經歷會嚴重影響擇業。UGC更多是興趣娛樂參與型,霍建華也還優PGC有明確的利益導向,看似非標,其實是標準化的生產。
在賺錢的同時,難逃我們所有做的事情的主要目標,難逃一個是新世相品牌是有名的,另一個是,我們的用戶群不只是知道或者是看過我們的人,而是深度喜歡我們的人,且是有參與感甚至是有歸屬感的一群共同行動人。因為以前內容行業的幾項基礎性工作,中年比如編輯、文案策劃,對應的行業比較少。
餐廳的物理設施像鍋碗瓢盆,發福裝修設計特色這些,發福主要是跟投資有關,但服務行業的本質基本上只有一個,全部是靠人,非常不好標準化,難以管理,因為它本質上是調動主觀能動性的事情。際線我一直覺得中國沒有YouTube的主要原因是homevideo進入中國家庭的時間太晚。
郵箱 :565481190@449.com
胎死腹中網 ?2000-2017